新年伊始,比特幣再次狂漲,數字人民幣再增應用場景。
據1月3日每日經濟新聞報道,比特幣繼1月2日站上31000美元整數大關后,3日繼續走高,截至目前,報32164.94美元,其總市值超5600億美元。
另據1月2日央廣網報道,繼深圳、蘇州陸續試點央行數字貨幣以來,近期,由央行主導的數字貨幣試點落地北京。首個試點地為北京豐台的一家咖啡店,獲得授權的消費者可以用數字人民幣錢包支付購買店內的各類商品。而數字人民幣北京冬奧試點應用日前也在北京地鐵大興機場線啟動,受邀體驗者可以使用數字人民幣購買大興機場線地鐵票。
兩種不同的數字加密貨幣,折射的是亂與治的不同邏輯。
前者屬於私人數字貨幣,游離於全球央行監管之外。因此,作為P2P形式的虛擬加密數字貨幣,比特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。通過特殊算法,比特幣的總量是限定的,由於物以稀為貴,在缺乏有效監管的情況下,難免摻雜炒作因素。10年間比特幣價格漲幅已超創紀錄的1200萬倍,凸顯其中被各路資本買家炒作的事實。當然,疫情時代的比特幣狂漲,和全球各國為了拯救經濟而不得不實施寬鬆貨幣政策相關。
然而,比特幣作為私人貨幣的本質不會變,如果比特幣繼續狂漲,各路資本紛紛入場,那麼比特幣的資本虹吸效應,將會形成滾雪球似的虛擬金融泡沫,使越來越多的資本失去央行監管,后果會很嚴重:一是比特幣去中心化導致實體監管空心化﹔二是導致實體貨幣減少,使得各國央行在后疫情時代繼續加印鈔票,造成全球性的通貨膨脹,導致全球系統性的金融風險。
在這方面,中國數字人民幣走在了全球前列。
從深圳到蘇州再到北京冬奧,試點區域越來越廣。數字人民幣也從紅包到錢包,應用場景越來越多。由於中國人早就熟悉了移動支付的日常,數字人民幣使用起來也水到渠成,毫無違和感。當然,移動支付和數字人民幣在使用上似乎沒有區別,但在本質上卻並非一回事。如果說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只是起到了“錢包”的作用,數字人民幣則和實體貨幣一樣,屬於錢包裡的“內容”——實實在在的錢。簡言之,數字人民幣就是數字化的現金,即法定貨幣的數字化形態,是央行提供的公共產品,不計付利息,央行也不對兌換流通等服務收費。
顯然,數字人民幣保留了比特幣安全保密易記錄的優點,又補上了監管缺位的短板。在這方面,中國為世界其他國家提供了經驗。
后疫情時代的全球經濟,仍需各國央行通過監管有序的貨幣金融政策去救經濟。各國比任何時候都需要更強的監管力道,而非放任比特幣這樣的私人數字貨幣制造資本狂歡的亂象。在當前情勢下,以數字貨幣為核心的全球金融體系流程再造擺上日程,誰先推出成熟的數字貨幣體系,誰就擁有了制定全球貨幣金融體系規則的權力。就此而言,數字人民幣不僅可扭轉比特幣帶來的數字貨幣之亂,亦可構建數字貨幣時代的新監管體系。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注册有任何问题请添加 微信:MVIP619 拉你进入群
打开微信扫一扫
添加客服
进入交流群
发表评论